黨建就是生產力、凝聚力、戰斗力。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煉鐵廠黨委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緊密圍繞年度產量目標任務,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建優勢,推動“創實”黨建融入發展大局,做強紅色“主引擎”,構筑發展“硬支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做強“政治引擎” 激發降本增效“新動能”
該廠黨委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創新“黨建+生產指標”“黨建+爐況穩定”“黨建+提煤降焦”工作模式,開展高爐指標提升、高爐長壽技術攻關等活動,使人心凝聚起來、隊伍帶動起來,成本降下來、效益提起來,做到黨建工作與生產中心工作相互滲透、深度融合的局面。
“我們要把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生產優勢,發揮黨員先鋒效應,在降本增效中出實招、解難題,奮力開創生產經營新篇章。”該廠堅持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中心工作相結合,牢牢把握降本增效主線,結合實際制定了保爐況穩定、提質增效的一系列實施辦法和清單,以召開爐況分析會為契機,大膽改革,推行“安全、環保、穩定、順行、高效”的五位一體理念,充分發揮優秀專業技術人才骨干作用,結合外圍條件制定動態化高爐操作“攻守退”方案,構建高爐操作模型,細化四級爐況管理,開啟穩產低耗新動力,激活鐵前生產“紅色動能”。1至7月份,該廠焦比較去年同期每噸下降10kg,黨建促降本效果顯著。
點燃“人才引擎” 厚蓄復合隊伍“造血力”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打好人才工作主動仗,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該廠黨委打破時間、地點的限制,利用勞模工作室人才培養機制,以現場授課、模擬教學、“實戰”演練等形式為載體,實現青年人才技術提升,同時強化“師帶徒”“老帶新”的傳幫帶作用,以才育才,實現青年人才“滾雪球”效應。
“除塵器濾袋頻繁破損問題,讓武向虎去現場尋找答案,我們要給年輕人施加‘壓力’,助力他們快速成長。”為讓青年人才早挑大梁、早當主角,該廠黨委聚焦產量指標提升,廣泛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小發明、小創造、技術創新競賽活動,讓青年人才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破界”成長,上半年共收集技術改造意見建議188項,目前均已實施完成,創造經濟效益約55.7萬元。同時不斷深化噴煤車間青年文明號、高爐鐵軍突擊隊、安全生產示范崗等品牌創建,激發“青年活力”、促進“青年建功”,全面造就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優化“服務引擎” 打通“最后一公里”
“原料車間美化亮化工程需要組織支援。”“鑄運車間1小時后進行鑄鐵,勞動強度大,需要后勤保障。”煉鐵廠黨委積極探索“黨建+服務”融入式工作模式,在各支部推行“支部一線工作法”,讓問題發現在一線、問題傾聽在一線、工作推動在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同時本著“職工在哪里,服務就延伸到哪里;職工需要什么,服務就提供什么”的服務理念,隨時聽取職工意見和訴求,積極組織人員進行協調解決,盡心竭力為職工做好后勤保障服務。
今年來,該廠黨政工團先后組織黨員志愿服務隊積極投身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開展青心助農、十元微愛、金秋助學、反詐宣傳、降本增效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不斷提升職工安全感及幸福感,切實打通聯系服務職工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搭起黨群干群“連心橋”,凝聚起強大的干事創業精氣神,為公司高質量發展而奮勇拼搏。(煉鐵廠 何光釗)